录像带里的黄金时代一九九八年的NBA录像带,在抽屉里已经躺了二十余年。塑胶外壳泛着陈旧的黄色,像一块风干的橘子皮。偶尔取出时,录像带转动发出的"沙沙"声,总让人想起那个没
录像带里的黄金时代
一九九八年的NBA录像带,在抽屉里已经躺了二十余年。塑胶外壳泛着陈旧的黄色,像一块风干的橘子皮。偶尔取出时,录像带转动发出的"沙沙"声,总让人想起那个没有高清直播的年代。
那时的篮球场还留着工业时代的粗粝感。乔丹的后仰跳投在模糊的画质里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,马龙铁肘开路的画面在反复回放中愈发清晰。我们围坐在老式电视机前,争论着每一个判罚,仿佛那些雪花点般的噪点也成了比赛的一部分。
如今打开98年NBA录像,最动人的不是某个精彩瞬间,而是镜头扫过观众席时,那些未经修饰的面孔。他们穿着如今看来颇为滑稽的宽大T恤,挥舞着纸质手幅,为每一个进球忘情呐喊。没有手机屏幕的阻隔,喜悦与失望都直接写在脸上。
体育赛事的数字化让记忆变得过于清晰,反倒失去了那种朦胧的美感。或许我们怀念的不只是那个篮球的黄金时代,更是那个允许记忆自然褪色的年代——就像那盘反复播放的录像带,在一次次倒带中,磨损出独特的光泽。